分类:行业新闻发布时间:2017/09/22
商品混凝土运输到现场后塌落度偏小,加水调整肯定不行,回站调整肯定麻烦,可不可以用适量同种外加剂进行现场调整?
对于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快,二次添加相同减水剂其实是通常采用的方法。相关标准规范也允许,因为并没有改变水胶比,对强度没有明显影响。 混凝土罐车应该有相应减水剂添加装置,专门用于减水剂二次添加。二次添加相同减水剂的量一定要控制好,添加后,罐车要快速旋转一段时间,保证减水剂混合均匀。 标准依据可参考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其中,第3章“普通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中规定: 【3.3.4液体减水剂宜与拌合水同时加入搅拌机内,粉剂减水剂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内,需二次添加外加剂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搅拌均匀方可出料。】 现实是这样的,商品混凝土运输到现场后坍落度小,可以适当加20公斤左右的水进行调整,强度影响不大,要加外加剂必须加只有减水作用的外加剂,但量不能超过整车外加剂的总量。 到现场加水可以在试验室做个试验,试拌完后放2小时,再通过加水到起始坍落度,做个对比强度的试验。这样试验室心中就有底了。在试验室工作任何操作都得有试验依据。别人的都只能是个参考。 我们这边是20米后张法空心板,C50的混凝土,设计塌落度是100-140MM,聚羧酸减水剂。工人总嫌混凝土太干,私自加减水剂。经常性加到塌落度差不多180+了,因为是领导的施工队,管不了。。现在对质量完全没底了。。 C50混凝土在设计时都留有较高的富裕强度,私自加减水剂,加大塌落度,应该对强度影响不大,但不可直接加水。C50的外加剂用聚羧酸的话,必须单独配制,不然的话损失很大,工地加水在所难免。 二次添加外加剂来调整混凝土完全可以用来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几乎是没有影响,因为外加剂组分里各成份是固定的,所以,现场添加是不会延长凝结时间的,而且现场添加量一般不会超十公斤,几公斤外加剂里的有效组份影响不会那么大,尤其是低浓度外加剂,作用更是微小。再说说影响超高层混凝土泵送问题,我认为外加剂在现场添加作用和在新拌混凝土中的作用是一样的,要避免混凝土现场调整出现问题,首先要对外加剂有充分了解,其次就是对混凝土有了解,在调整过程中,可以很有把握的确定添加多少可以满足施工要求,这样在现场调整时就不会出问题。 当砼送到工地,出现坍损过大,可能是原材料出现了变化,导致吸附外加剂,所以可以在生产的时候提高外加剂掺量。其次,如果现场二次加外加剂去调整混凝土和易性,个人认为为了保证水胶比不变,可以适当地加,当然前提是保证混凝土不离稀,也就是说在调整的过程中,加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量并及时观察砼的和易性! 呼吁大家应充分重视二次流化措施对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长期影响,而不能只考虑解决当时堵不堵管的工作性能,那是不负责任的!不能为了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能在工地采取单纯二次随意加外加剂或加水(规范严禁加水)。那样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影响很大! 外加剂中的减水组分可使水泥颗粒分散均匀,同时将水泥颗粒包裹的水分释放出来,从而能明显减少混凝土用水量。二次加外加剂也是这种原理,当混凝土由于水化反应,或高温蒸发造成混凝土中的自由水损失后,混凝土的坍落度就会变小,这时加外加剂就会进一步将水泥颗粒包裹的结合水,释放出来形成自由水增大坍落度,这是二次加外加剂调整坍落度的原理。有人说二次加外加剂,会造成混凝土缓凝,实际上是不对的,由于混凝土中结合水减少,会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反而会加快混凝土的凝结。因此,对于超高层混凝土,一般不建议二次加外加剂调整,因为超高层一般为高标号混凝土,高标号混凝土的水胶比比较小,二次加外加剂不容易控制混凝土的凝结,容易发生堵管。 母液是核心! 核心问题是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问题,适应性不好肯定坍损大,而要满足工作性要求必须调整,故需二次添加外加剂调整。现实中水泥混合才添加种类和掺量不同,造成适应性差。混合材掺量偏大,水泥细度高,比表面积大,需水量不稳定,铝酸三钙含量高等等原因。故需选择品牌外加剂,经常做适配调整!母液选择也很关键,现在市场上一窝蜂上母液合成,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滥竽充数者众!真正有研发能力的母液厂家选择合适的母液,根据混凝土具体材质和配合比做适配调整,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 注意几点: 关于混凝土塌损严重的事情我想大家在实际生产中,特别是运距较远的情况下应该属常见问题,以下是个人观点。 1、和工地随时联系保证当次混凝土顺利浇筑,避免因工地、泵问题导致混凝土在工地滞留影响工地无法施工。 2、外加剂厂家因根据当季气候温度进行调整(特别是在夏季、塌损严重的情况下外加剂保塌成份的调整)。 3、不赞成工地二次加外加剂法;个别罐车因素(个别罐车叶片损坏无法现场搅匀)往往到达工地单单加几公斤外加剂是不行的,必须加水拌和,加水水胶比变大影响强度,耐久性。本人做过试验,对同一车料搅拌站做试件留样,到达工地由于泵问题混凝土滞留1小时,当时气温偏高,使用碎石生产进行第二次外加法,由于考虑施工部位需加入少量水;司机加速搅拌3分钟,出料时和正常情况一致,由于各方领导在场认为影响强度;由搅拌站现场留置试块,工地养护28天后在搅拌站统一试压强度偏低几MPA。 4、二次添加要看在什么情况下,如果因为砂石含水率或含泥量变化,拌和站未及时调整,砼流动性不能满足要求,砼出站时间短,可以采取二次添加的办法,但必须要让罐车高速转动搅拌,时间根据罐车大小及性能决定,外加剂添加量要看砼状态和方量。如果因为温度高引起坍损过快或砼在现场等待时间过长,就不建议二次添加了,因为这种情况下添加,只能短暂改善砼状态,且对成品砼质量存在很大隐患。 看看粉丝们怎么说: 坏的影响来源于是否操作规范、混凝土均一、是否有理论支持!靠经验看调整后的混凝土短期未出现质量问题,但谁也不保耐久性。但我依然不建议调,把外加剂好好做做,原材控制好了,啥都有了。 很多时候施工方配合搅拌站又糊弄出一车混凝土浇筑到结构上。。。 超高层必须杜绝二次流化,坚决不吃回锅肉!施工计划与混凝土配送协调,保塌与配送时间协调,做不好,还干什么超高层。 超高层肯定要慎用,主要是二次添加量不好把控,再就是搅拌不一定会均匀,或许刚放出来好一些一会就又不行了,明显增大泵送风险,含气量也会增大,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混凝土性能。所谓的设计时候凭个人感觉也是不大实际的,很难模拟现场环境,如何评估损失再如何添加能达到要求都是问题。 如果混凝土从出机到现场使用,坍损较大而采用后掺法来调整混凝土状态,从个人的一些经验来看,调整完毕后,好一次性使用完,如果再有等待时间的话,混凝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干掉,所以后掺法好是一次性补齐,略微加点水将罐体口部的外加剂冲下即可。